孩子的近視率逐年攀升,很多家長也早早注意到了這個問題,在孩子沒有出現近視癥狀或是有點兒近視癥狀開始,就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視力檢查,那么問題來了,很多孩子當時檢查并沒有問題,是不是以后就永遠不會近視了,答案是當然不會!為什么呢?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~
首先,我們從眼睛的發育來看。
孩子在出生時,眼睛是遠視狀態,隨著年齡增長及身體發育,眼睛遠視度數逐漸降低,發育為正視眼,也就是咱們俗稱的“好眼睛”,這個過程我們叫眼睛的正視化:比如0-3歲時,大約有300度左右遠視度數;3-4歲時,大約有250度左右遠視度數;5-6歲時,大約有200度左右遠視度數;7-8歲時,大約有150度左右遠視度數;9-10歲時,大約有100度左右遠視度數;12歲時,大約有50度左右遠視度數。不同年齡有相匹配的遠視儲備,才能保證屈光度處于正常的發育軌跡。
也就是說,當我們家長朋友在帶孩子檢查眼睛時,不僅要看有沒有近視,同時也要結合年齡來判斷,舉個簡單的例子:一個5歲孩子在檢查時,通過檢查可能發現沒有近視度數,很多家長就放松了警惕,這時候一定要注意,務必結合此年齡段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來判斷。如果5歲已經沒有近視度數,說明正視化進程已經過早結束了,孩子沒有了應有的遠視儲備,將來的近視概率會很高,因此一定不能放松警惕,定期安排復查,防止近視來的猝不及防。
眼軸長度也是家長比較關注的。
![]()
眼軸長度指的是眼球前后徑長度,一般剛出生的小孩眼軸長度為16.5~17.5mm,長到3歲時,眼軸長度平均在21.5~22.2mm;7-8歲時,眼軸長度平均在22.8mm;到14歲時,眼軸長度平均在23mm左右。一般來說,眼軸長度增長過快,近視度數同樣會增長的快一些,所以我們家長朋友在帶孩子檢查眼睛時,可以到有專業測量設備的機構進行檢查,測一下眼軸長度,可以從眼球發育狀態上判斷近視出現的概率。一般眼軸每增長1mm,近視度數會增加300度左右,所以,眼軸長度的檢查也尤為重要。
對于有近視的父母,尤其是高度近視的,我們建議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要定期進行視力檢查,建議到專業的視光中心或者眼科診療機構進行檢查,每次的檢查結果都要存檔,方便后期復查時進行對比,以此來評估孩子的眼睛發育狀態,進行更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平時生活中如何預防近視呢?我們建議:
1.增加戶外活動:目前,大多數關于環境與近視的研究有一個相似的結論: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利于降低近視發生率,且在近視發生后,也可以延緩近視進展。
2.注意休息:連續看書、做作業或看電視,30分鐘就需要休息眼睛3-5分鐘
3.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:如若需要進行電子產品的學習,要保證20-20-20原則(20分鐘電子產品,看向20英尺的遠處20秒鐘)
4.保持正確讀寫姿勢:牢記“一尺、一拳、一寸”(眼睛與書本距離一尺、胸前與桌子間隔一拳、握筆手指與筆尖一寸)
5.在良好的視覺環境下用眼,不在晃動的車廂或強光、弱光下看書或用手機
6.保證充足的睡眠:充足的睡眠是放松眼睛的基礎。
7.合理膳食:不挑食、不偏食,多吃蔬菜瓜果,均衡攝入營養,保證眼部營養供給充足。
8.定期檢查視力和眼球發育各項參數,建立眼健康發育電子檔案。
|